在全球经济格局因疫情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印刷电路板(PCB)行业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疫情犹如一场风暴,打乱了 PCB 行业原有的发展节奏,使其面临诸多挑战。然而,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PCB 行业踏上了复苏之路,其复苏情况及背后的影响因素值得深入探究。
疫情期间,全球经济活动受限,PCB 行业也遭受重创。供应链受阻、需求萎缩、生产停滞等问题接踵而至,导致行业产值大幅下滑。据工研院产科国际所估计,2023 年全球 PCB 产值为 739 亿美元,衰退 15.6% 。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全球经济逐步复苏,PCB 行业也展现出回暖迹象。从市场数据来看,2024 年预估全球电路板产值回升至 782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6.3%。A 股 PCB 行业的十家市值最高公司在过去六个月中平均涨幅接近 50%,多家领先的 PCB 企业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在 75% 至 105% 之间,显示出行业正在回暖,投资者信心重新回归。
PCB 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基础载体,广泛应用于手机、PC、汽车及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疫情后,下游行业的需求复苏成为推动 PCB 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疫情期间,由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企业普遍采取了去库存策略。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回暖,企业开始进行库存回补,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 PCB 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 2024 年,整体电子产业感受到了更高的增长动力,电路板产业也因库存回补迎来了成长周期。
铜是 PCB 主要原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近期铜价的波动已成为影响 PCB 厂商利润的重要因素。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对 PCB 行业的复苏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随着市场对 PCB 产品集成度、复杂度和精细度要求的持续提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升级压力。在高层级和高端 HDI 板的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PCB 制造商必须不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力。但技术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
疫情后,随着行业的复苏,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不仅有传统 PCB 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新进入者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价格、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疫情后 PCB 行业呈现出复苏态势,下游需求复苏、新兴技术发展、库存回补以及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然而,行业复苏过程中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升级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成本控制,提升自身竞争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
深圳捷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后的 PCB 行业复苏浪潮中,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对 PCB 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技术创新,为推动 PCB 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